2015-01-09 文化名人
“环保画家”和“李秉正现象”
发布时间:2015年01月09日

李秉正是河北省晋州市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农民,素以种地为生,自幼酷爱艺术,从三十岁起开始学习国画,一发而不可收。经过二十余年的奋发努力,终于取得令人交口称赞的成就。他一走上画坛则出手不凡,在国内外日益产生影响。李秉正是几十年不鸣,一鸣惊人。河北出了个李秉正,全国农民扬眉吐气;美术界多了个李秉正,全国画坛盎然生辉。1999年李秉正晋京举办个人画展一举成功,受到书画界专家、学者邵大箴、刘勃舒、刘晓纯、翟墨、张士增及首都广大观众的一致肯定和赞扬,被大家称之为“环保画家”和“李秉正现象”。在市场经经济条件下,认识一下这位“环保画家”,研究一下“李秉正现象”有其积极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李秉正之所以被世人称之为“环保画家”,就是因为长期以来,一直保持着中国农民身上那种纯朴善良,聪明勤劳的品格和中国古代书画家那种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良好心态。他从未有社会上那种浮躁不安情绪和急功近利行为。他总是一边种田,一边读书,一边画画,与世无争,自得其乐。农忙时,在家精耕细作;农闲时,背上画板进山写生,一住就是个把月。近些年来,他在全国画界名气日增,买其字画的人天天不断,但都被他一一谢绝。前年,有一经营书画的老板,十分看好李秉正,想拿出100万元,让秉正为其画三年画。秉正当场拒绝,明确告之:“我画画压根就没想到挣大钱,用100万买断我的作画自由,完全成为商业行为,我不能干!”。他始终坚持不卖画,也极少参加各种笔会和展览,他不以卖画为生,不以画画发财。他把画画、写字、作诗看成是一种纯洁而崇高的事业和人的灵魂的净化剂。他对自己恪守三条原则:一不受金钱诱惑,二不受外界干扰,三不受古人、名人的约束。我国绘画大家张仃先生为此给他题词是:“栖恬守逸,道法自然”。社会上不少人对李秉正不大理解,有人认为他不合时宜,不识人间烟火,有人认为他的祖上可能留下了万贯家产,家境极为富裕。其实不然。他深明事理,穷且益坚,有其崇高的精神境界。他不反对书画界的市场行为,反对的是书画家把自己当成“摇钱树”和“小银行”。他家的经济状况并不好,一年四季靠种地为生,收入是很有限的,只是养家糊口,能过日子。他把种地挣来的一些钱几乎全部用于买书,买画册和进山写生方面了。多年来,因为买不起煤炭,整个冬天家里都不生炉火。可以想象到,他的家庭生活与曹雪芹晚年写《红楼梦》时过着的“举家食粥酒常赊”的日子相差无几。他曾为其家庭生活写有一首诗:“为那苦丹青,家财了了空。惟存肝与胆,唱给万君听”。李秉正常对人说:“有饭吃,就画画”,“我种地是为了生计,而创作是我的终生信仰和寄托”。李秉正画画没有功利目的,只有明确目标。他有理想、追求,有眼光,他想在事业上为之奋斗,在艺术的崎岖小路上奋力攀登。他不想过早出名,也未有任何发财的欲望,他一心想拿出艺术精品奉献于社会和人民。从事书画创作自古以来,心态为上。在中国书画史上,众多的传世艺术精品都是艺术家在长期耐得住寂寞的良好心态下而创作出来的。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曾强调指出:“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国画大师齐白石曾告诫青年画家:“夫画者,本寂寞之道”。任何一个书画家倘若能较长时间保持住一种耐得住寂寞的心态,那他才有可能成就一番艺术事业。在当今社会若能甘于寂寞、安于清贫是谈何容易之事。没有一种相当的境界和自制能力是谁也做不到的。我国著名美学家宗白华先生将艺术家的境界分为五种:一是“为满足生理的物质的需要,而有功利境界”;二是“因人群共存互爱的关系,而有伦理境界”;三是“因人群组合互制的关系,而有政治境界”;四是“因穷研物理,追求智慧,而有学术境界”;五是“因欲返本归真,冥合天人,而有宗教境界”。他又明确指出:“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艺境》151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6月版)。这五种境界宗先生讲得很到位,每一位艺术家均可对号入座。我认为李秉正至少已达到了第四种境界。没有宗先生讲到的这第四、第五种境界,要能克制住自己,耐得住寂寞,创作出神采闪光的艺术精品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时常看到社会上有些书画家“一只眼看着金钱,一只眼盯着浮名,一支笔画着时尚”一年三百六十日,天天都在笔会中,天天都卖画挣钱,天天都躁动不安,写生坐不下来,读书钻不进去,创作搞不上去,他们不是艺术的主人,而是金钱的奴隶。而李秉正则是反其道而行之,他不受世风的影响,不受浮名的诱惑,不做金钱的奴隶。他画画没有功利目的,没有商品习气,心态极为平静,从未受到过商品社会的污染。他的作品是“无公害的绿色精神食粮”。他有境界,有主心骨,他一直不断地严于律己,从我做起,时时在美化和绿化着画坛环境,因此才赢得了“环保画家”的光荣称号。

任何时代的有成就的画派、画家都会自然产生种种现象,而这些现象往往是熠熠闪光成为人们研究的对象。李秉正现象也是如此。李秉正现象不仅仅是指他是一位“环保画家”,更重要的是指他是一位由普通农民出身,靠自学成才以成为文人画家。不少人认为和不少报刊介绍李秉正是一位农民画家即民间画家,这是不确切的。从外表上看,他脸色黝黑透红,穿着十分朴素,一身农民衣服,一口农民语言,一身乡下泥土,你说他是农民倒也没错,但你再往深里下看,他有一身才气,一身灵气,一身正气,一身学养,你会感到他是一个不寻常的文人艺术家。这如同看著名作家赵树理、柳青和浩然同志一样,不认识他们的人见到后都认为他们就是普通农民,但读了他们的著作,了解了他们的身份,却会惊讶地说,这就是长于写农村题材的令人敬仰的大作家。李秉正也是如此。对其正确定位应该是农民出身的文人画家。我国元代画家王冕和现代画家齐白石都是农民出身的大画家。这在中国书画史上不乏其人。由农民画家、民间画家进入到文人画家行列是一个质的飞跃,是他们长期不懈奋斗的结果。

李秉正由于家境贫寒只读完了六年的小学则辍学下田种地。他十分喜欢读书,但又读不起书,就学习元代画家王冕一边放牛,一边读书,一边学画的精神,在乡里拜一些文化人为师,刻苦自学,从十几岁一直到三十来岁时,读书、写字从未间断过。他虽为农民家庭,但其祖父聪明勤奋是乡里一个有名气的文化人,诗、文、书、画样样皆能。他被祖父从小看中。他祖父教他学文化,学写字,学画画,学做人。他的名子就是他祖父起出来的,并送他一幅对联:“秉赋清廉须自持,正直耿介应圆方”。秉正自三十岁(1978年)开始学习绘画,特别是苦攻水墨山水画,一边学习,一边创作。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奋努力,取得有目共睹的艺术成就,成为独树一帜的优秀画家。

李秉正的水墨山水画气韵生动,骨法用笔,清新质朴,秀逸洒脱,构图新颖,意境深远,色彩明快,形神兼备,既有深厚扎实的传统功力,又有浓郁鲜明的时代精神,既有格调高雅的书卷之气,又有野逸率真的笔情墨趣,独具特色,令人百读不厌,时时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愉悦。他的绘画作品是其多年苦学传统,追随时代,师法自然,中得心源的艺术结晶。李秉正二十余年来,所走的绘画道路还是“临摹、写生、创作”三位一体的道路。他临摹极为认真,写生极为投入,创作极有悟性和激情。他对中国自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宋、元、明、清以来的名家名作都苦苦阅读和临摹,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他尤喜宋代米家山水和清代“四僧”的作品。对米芾、米友仁、石涛、八大等崇拜得五体投地。他也特别喜欢观赏西画,对凡高、毕加索、塞尚、莫奈等人的作品百看不烦。有人看他的山水画后,以为他曾画过油画,其实他未曾画过油画,只是读得多了,自然而然地就带进了油画的笔意和技法。他学古人、学传统,是师其心、师其神、师其技、师其法,但从不受其约束。他常说:“看别人的画,学别人的画,最后还是画我自己的画”。

李秉正一向热爱热大自然,特别是热爱祖国的名山大川。他素与大自然和名山大川相依为命。他利用农闲之时,11次去泰山,20次去太行山,多次去桂林、庐山、黄山写生,一去就扎在了那里。他特别注重写生质量,严格按照古人画山“先读山”,“先知山”的要求,深入到真山真水中摄取所描绘的对象。将数十座,数百座名山大川装于胸中,“搜尽奇峰打草稿”,以山喻物,以物喻情,物我两忘,情景交融,奇趣乃出,一张张水墨山水画脱颖而出。他对山水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非凡艺术感悟力,他画的山和水都是他心中的山和水,笔下的山和水,决非大自然写生中的山和水。因此,其山水画作品都是他自己的审美艺术作品。我国著名山水画大家何海霞先生生前曾肯切地对他说:“你的画里有古人的东西,也有赵望云的东西,别人是越画越熟,你是越画越生,苍莽脱俗,真好!”

李秉正的画之所以品位高,雅而不俗,有其较强的艺术魅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和特色那就是以诗书入画。中国真正的文人画历来是诗、书、画三绝,苏东坡曾强调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在中国书画史上,诗、书、画历来是三位一体,密不可分。从王维到苏东坡,从赵孟頫到郑板桥,从陈师曾到启功、王学仲等等无一不是如此。李秉正一直也是这样的追求。他的山水画画得好,诗也作得好,字也写得好。他常用自己的诗、自己的字题自己的画,使其诗、书、画珠联璧合,相得益彰。

李秉正在青少年时代就显示出了写诗的艺术才华。18岁那年自作一联:“静卧山中听夜雨,闲行野外看朝云”。他祖父李广灵看后惊讶地说:“此孙将来必成诗人”。实践证明,他祖父的预言是十分正确的。李秉正写诗比做画起步还早,从十几岁写诗至今未中断过,他走到哪里,诗词作到哪里,画画到哪里,已写下数百首诗词,还多次在全国获奖。他的诗都是有感而发,“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触景生情,情感生诗。可以说他的每一首诗都不是作出来的,而是从肺腑中流出来的。他的诗语言朴实流畅,内容丰富生动,形式新鲜活泼,意境幽深,令人寻味。如:“险顶好空心,高高出世尘,逍遥天上去,驾驾九层云”(《泰山极顶》)。“画到杏花庄,毫端一段香,风柔红日暖,怎肯舍春光”(《题春歌》)。“茂树树无边,无边翠翠山,山中幽处好,好屋两三间”(《题夏景》)。“水瘦半山荒,烟寒树带霜,图中人是我,正在品秋光”(《题自画》)。他的一幅画就是一首诗,一首诗就是一幅画。读他的诗,就是品他的画;品他的画,就是读他的诗。

李秉正的书法功力内涵,高古朴拙,天真烂漫,率意自然,极富有艺术个性和笔情墨趣。其书法作品颇有汉简和晋代陆机《平复帖》之笔意。他以汉简这种书体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写起来犹如天马行空,自由自在,独往独来。其书法作品时大时小,时开时合,时疏时密,时浓时淡,汪洋姿肆,纵横捭合。他的书法艺术就是抒情艺术。

李秉正是一位有文化修养,有艺术天分,有事业心和责任感的德艺双馨的书画家。品他的画,读他的诗,赏他的字使人为之震撼,为之激动,为之愉悦,为之惊讶。从李秉正身上和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全国农民的高尚品德和艺术才华,可以看到全国画坛的正气和力量,可以看到我国诗书画繁荣发展的美好前景。因此,说他是“环保画家”和“李秉正现象”恰如其分,当之无愧。(文:赵铁信)